美股择时到底股票推荐官网_今日牛股+明日潜力股全解析_短线+长线策略每日更新有没有用百年数据带来的回答

2025-07-13

  股票推荐,今日牛股,短线股票推荐,明日股票推荐,热门板块分析/每日精选A股潜力牛股,覆盖短线爆发股与长线价值股,附技术图形、资金动向与题材热点分析,助您提前抓住风口,精准进场!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假设有五个投资者,从 2001 年 1 月到 2020 年 12 月,他们每年年初都能获得 2000 美元,以下是他们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投资标普500的实验条件:

  第一个投资者,拥有完美的择时技巧(或运气)。每年都能把 2000 美元投入在市场的最低点;第二个投资者,每年获得 2000 美元都会立即投入市场,所以他的每笔投资都发生在每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第三个投资者,他将每年获得的 2000 美元分成 12 等份,在每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将一等份投资额投入市场;第四个投资者,拥有极差的择时技巧(或运气)。每年都能把 2000 美元投入在市场的最高点;第五个投资者,从不买股票,每年都把钱放在 T-bill 里(收益类似货币基金)。

  嘉信理财共回测了 78 组数据(从 1926 年到 2022 年不同的 20 年周期),即使是每年都在最高点投入的「倒霉蛋」,20 年的期末收益也会比完全不投资股市的收益好。

  另外还有朋友提出的问题,如果从2000年美股高点附近投入美股,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表现不好。这确实是美股一段很特殊的时期,中间叠加了2000年科网股票泡沫与2008年金融危机,确实回报率不高。

  那基于这样的背景,拉长时间看,美股择时到底有没有用呢?我从另外一篇海外的报告中,找到了从1900年至今这超过百年的美股数据的研究。

  从咱们比较熟悉的基于估值的择时开始,如果从1900年-2015年的数据来看,基于估值的择时方案确实相对于买入并持有有一定超额收益,不过1958年-2015年的数据,却体现出来基于价值的择时并没有跑赢买入并持有策略。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在1900-1950年这段时间,在估值处于低位时,择时通过超配股票,确实获得了超额收益。但从1960年以来,美股估值提高,由于择时带来的长期股票仓位差不多10%的欠配,导致落后于买入并持有策略。

  面对纯粹根据估值择时的方式有效性不高的问题,资料中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在择时中加入了动量指标。动量的意思就是类似于趋势交易,强者恒强,比较常见的动量策略有突破20日高点就买入,跌破20日低点就卖出,或者向上突破20日均线日均线就卖出。

  通过动量择时和价值加动量的方式,从1900年-2015年的数据,相对于买入并持有策略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并且波动率有所下降。

  即使在通过估值择时表现不好的1958年-2015年这个区间中,动量择时和价值+动量的择时都有很不错的表现,夏普比率提升很明显,最大回撤有了很不错的优化。

  在估值策略逐步失效的情况下,动量对投资结果有了很明显的优化,这会在市场有比较大的行情时一直在场,避免基于估值择时在高估时就减仓的问题,同时在下跌过程中加仓也会更谨慎一些,动量策略对投资的风险部分是可以有改善的。

  资料所给出的结论是这样的,动量策略的择时可以对投资结果有所改善,主要在于风险控制部分,长期收益提升并不明显。在择时做仓位调整时,可以做小幅的动态仓位调整,长期应该保持既定的美股资产配置比例,过渡空仓的机会成本要大于暂时的回撤。

  虽然上面的资料说明择时并不是完全无效,但这是基于完全客观的策略回测的基础上的,大卫·史文森的研究结果是投资者的择时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市场择时背后的驱动因素往往是情绪:恐惧、贪婪、追涨、杀跌,而不是冷静判断。相较于当资产低估时勇敢加仓,高估时适度减仓,投资者更倾向于在涨后买入,在跌后卖出,这正是最要命的投资错误。”

  所以买入并持有也是我最后的选择。本身我对于美股市场的了解就比较有限,数据和研究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加上美股市场本身有效性就比较强,择时对于我来说是很难的,不如买入并持有带来的结果更好,高位减仓、低位加仓,就留给投资组合的再平衡吧。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于“长期投资+资产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这三大分散进行基金长期投资,从而实现投资收益来源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地址:股票推荐官网永久网址【363050.com】 客服热线:363050.com 传真:363050.com QQ:363050.com

Copyright © 2012-2025 股票推荐官网|今日牛股+明日潜力股全解析|短线+长线策略每日更新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