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发布《中国股票策略2026年展望》:盈利成核心驱动力 科技与“出海”方向受青睐 股市有望延续积股票推荐官网_今日牛股+明日潜力股全解析_短线+长线策略每日更新极表现
2025-11-19股票推荐,今日牛股,短线股票推荐,明日股票推荐,热门板块分析/每日精选A股潜力牛股,覆盖短线爆发股与长线价值股,附技术图形、资金动向与题材热点分析,助您提前抓住风口,精准进场!
11月17日,瑞银研究团队正式发布《中国股票策略2026年展望》报告。作为国际投行每年对中国股市趋势最受关注的研究成果之一,该报告系统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宏观环境、企业盈利趋势、政策与产业结构变化,并提出了2026年行业配置建议。瑞银认为,经历2025年的显著估值修复后,中国股市在2026年有望延续积极表现,而支撑行情的核心动力将从“估值提升”转向“企业盈利改善”。
报告将MSCI中国指数2026年年末目标设定为100点,相较2025年11月14日收盘水平对应约14%的上涨空间。瑞银指出,在政策稳定性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及资金流入改善的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将进入一个更加依靠基本面的阶段。
瑞银认为,2025年中国股市的主要上行动力来自估值修复,特别是全球宏观不确定性缓解、国内政策逐渐发力、企业预期扭转后,A股与中概股出现明显反弹。然而进入2026年,推动市场继续走强的关键因素将转向盈利端。
报告预测,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2026年整体EPS将增长10%。瑞银分析称,这项预测基础来自三方面:
过去几年,部分行业在过度竞争、低质量扩产与价格战压制下盈利承压。2025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强调推动产业“有序竞争”、强化资源合理配置,政策指向正在从单纯管理生产端转向规范竞争秩序与提升行业集中度。瑞银预计,“反内卷”措施将持续推进,并在2026年为成分股整体EPS贡献约3个百分点的增量。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的资本开支方向已从前几年偏重扩张转向更加注重效率和回报,叠加部分行业过往大规模投资周期进入尾声,折旧与摊销在2026年将出现明显改善,从而对利润释放形成支持。
科技、互联网和先进制造类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持续推进,结合供应链体系稳定和技术迭代带来的效率提升,使盈利改善更具持续性和确定性。
瑞银总结称,中国企业盈利结构正从过去的扩张驱动转向质量驱动,行业利润分化减弱,盈利底部已较为明确。
行业配置:科技硬件、互联网与券商继续受青睐,“出海链”与光伏供应链成为新增亮点
在行业配置方面,瑞银建议投资者继续围绕“盈利确定性”“政策支持”“全球份额提升”等主线进行布局,重点推荐五类方向:
瑞银认为,全球AI基础设施持续扩张,服务器、存储、光模块等硬件需求仍处高景气区间,同时中国供应链的竞争力在2025年已明显增强。随着终端AI设备普及、智能手机及PC产品迎来换机周期,中国科技硬件企业的全球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广告、电商、本地生活等业务条线的复苏节奏逐步稳定,叠加行业龙头的成本结构优化、现金流充裕和新业务探索节奏更趋理性,使得互联网板块在风险调整后更具吸引力。瑞银认为,该板块兼具盈利稳定性与估值弹性。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市场成交活跃度回升,券商的经纪、自营、投行和财富管理业务均具备改善空间,行业盈利周期有望进入向上阶段。
瑞银判断,2025年行业经历供给出清后,光伏制造环节盈利底部基本确认。随全球新能源需求保持增长、中国光伏在新兴市场扩张加速,以及政策对绿色能源产业链的持续支持,行业龙头的盈利预期将显著改善。
包括家电、汽车、消费电子、机械设备等领域的优质龙头企业,在品牌力、技术实力与海外渠道布局的支持下,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将成为2026年中国股票市场的重要投资主线之一。
此外,瑞银将高股息板块剔除出推荐范围,认为这些股票的吸引力在息差变化与盈利稳定性不足的情况下边际下降;同时保持地产与消费板块低配,理由是两大板块复苏节奏偏慢、盈利缺乏显著催化,需求回升仍需时间。
报告提示,2026年全球市场可能遭遇两类关键风险:其一是AI相关股票在经历多年上涨后可能出现估值回调;其二是中美关系若出现波动可能影响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
中国AI产业链与全球AI巨头的股价相关性较低,中国AI企业的发展更多依托国内算力投资、应用落地与生态建设;
资金流入趋势改善,包括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海外机构增加配置比例、境内公募基金发行改善,以及散户风险偏好回升。
瑞银在报告最后强调,2026年的中国股票市场可能不会呈现快速单边行情,而更可能表现为“基本面改善推动下的结构性上行”。随着盈利确定性提高、政策持续向稳增长方向倾斜、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中国股市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注重质量与长期价值的阶段。
瑞银认为,只要盈利改善趋势得以兑现,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能源及“出海”相关板块中,投资者仍将捕捉到贯穿全年的主要机会。


